从考古学探究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
《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——考古学的视角》溯源文化的演化过程,确立文化的三重结构;溯源中国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,分析中国文明形成的格局;并深入到文化基因的层面,探索中国文化的渊源,结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探讨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问题。本文系该书书评,作者于波,原载于《中华读书报》。
”
原
文
人类往往执念于追溯自己的过往,总是试图从中为自己文化存续的正统性确定恰当的理由。考古从人类历史的实物遗存研究文化起源。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,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考古学能够发挥切实而积极的作用。
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胜前教授的《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——考古学的视角》一书,普及考古学的一般知识,确立了考察中国文化基因的考古学视角,深入探讨了文明起源和文化基因的基本内涵,重点阐释了中国文化基因最重要的背景——农业的兴起和中国文明的起源,最后就文化基因的形成与传承提出了见解和看法。
中国文化从何而来?如何影响到我们祖先以及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?陈胜前教授认为,农业的起源提供了起始的动力。农业是所有文明的经济基础,“中国是农业时代的幸运儿”,农业在中国的充分发展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最大的影响。从考古发掘和考古学的分析证实,中国幅员辽阔,其核心区域位于地球上有利于农业起源的温带。中国文明的形成最初并没有明确的辐射中心,不是单点发生而后向周边扩散,而是散点多发,多元兴起,群星璀璨,然后在农业文明的扩张中逐渐融合,向中心汇聚,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文明模式。农业文明充分而长期的发展造就了中国文明的核心精神内涵:勤劳、包容、平和、合群、雅致,构成了中国文明最根本的文化基因。勤劳代表的进取精神,包容展示的融合能力,平和尊崇的道德意识,合群形成的集体观念,雅致达到的境界心态,使得中国文化的基因能够历经数千年不衰,长久而致远。
红山文化的玉龙
文化表达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定义世界和阐释世界,建构起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体系,这是所有文化与文明体系阐释者的文化本能。当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因世界格局的变化觉醒的时候,按照新的眼光和立场定义世界显然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当务之急,理解和阐释中国文化的基因及其起源就成为特别关键的问题。在这方面,《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》做了富有启发性的探索。
本书并非按照严格的学术规范撰写,也没有试图构建一套学科体系。诚如作者在表明写作立场时所言,规范的学术体系表达的是一种追求完美和确定性的理性知识,但却容易失去思想的锋芒。而本书采用随笔形式,基本上是由一些散点知识连缀而成,但作者面对问题的敏锐性、思考的深刻性、内在的系统性,读者不难体会。独立的思考,原创的表达,令本书散发着独具的魅力。
本文原载《中华读书报》2021年11月10日
“
购 买 链 接
↓ 点击即可购买 ↓相 关 阅 读
文章来源:《中华读书报》
整合设计:李寒雨